我市經濟總量連續17年居全省頭位
5年來累計實施重要項目2349個 完成投資10653億元
記者近日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5年來,市發改委作為全市宏觀經濟的綜合管理部門,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堅持在搶抓機遇中因勢而謀,在改革攻堅中乘勢而上,在加快轉型中奮發而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扎實成效。
引進京津企業項目數量全省D一
5年來,市發改委心懷“國之大者”、落實國家戰略,持續推動與京津各領域合作走深走實,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堅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深入推進產業合作,不斷拓展與京津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準確對接大唐、首鋼、金隅、北汽等大型央企和京津企業,深化互利合作,5年來,累計實施京津項目663項,總投資4323.2億元,完成投資3406.77億元,引進京津企業項目數量全省D一。首鋼京唐二期一步、樂亭新能源環衛車等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中鐵十六局裝備制造、新天LNG等重大項目提速建設,冀東發展集團與北京金隅股份成功重組,成為京津冀產業合作的新樣板。
推進重要承接平臺建設,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津冀蘆臺漢沽協同發展示范區等已成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
著力推進交通綜合化進程,唐山港與天津港組建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實現兩港之間集裝箱資源統籌和航線共享;唐廊高速唐山段、京秦高速二期、遷曹高速、津秦客專唐山段建成通車,唐曹鐵路直達北京動車成功開通,京津唐半小時交通圈、經濟圈和生活圈加快構建。協調推動社會領域合作,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相繼建成招生,近400所學校與京津學校開展合作辦學,京津異地就醫普通門診、住院、慢性門診均實現醫保直接結算,開創了公共服務領域協同發展新局面。
起草出臺293個政策文件和69個發展規劃
5年來,市發改委努力穩增長、惠民生,持續創新和完善宏觀經濟治理,著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充分發揮“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和“年度計劃”目標指引作用,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統籌發展和AQ,統籌當前與長遠,不斷加強綜合經濟管理,先后起草出臺了《關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等293個政策文件和“十四五”規劃、《唐山市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規劃》《唐山市綠色產業體系發展規劃》等69個發展規劃,有力引導和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5年來,全市如期QM建成小康社會,“兩個翻番”圓滿完成,三大攻堅戰有力有效,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QM進步;經濟發展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市綜合經濟實力跨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突破7000億元和8000億元兩個大關,由2017年的5916.9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823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累計增長28.0%,實現了年均6.4%的高速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7萬元,分別是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的1.32倍和1.97倍;全市經濟總量占全省的20.4%,連續17年居全省頭位,在全國城市GDP排名中居第27位。
抓投資、上項目 持續夯實發展之基
5年來,市發改委抓投資、上項目,持續夯實發展之基,著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韌勁和后勁。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生命線”。市發改委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將重要項目建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把項目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全領域,不斷健全完善項目遴選、保障服務、督導考核機制,堅持每季度組織開展集中簽約、集中開工、集中觀摩“三集中”活動,推動了一大批省市要項目落地見效,以增量夯實“穩”的基礎、增強“進”的動能。
5年來,我市累計實施重要項目2349個,完成投資10653億元,重要項目個數、總投資、完成投資始終位居全省頭位;省市重要項目年平均投資規模達到23億元,其中,投資百億元以上項目105個,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228個,大項目支撐作用逐年增強。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5年來,市發改委調結構、轉方式,持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市發改委連續出臺《關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的實施意見》《關于大力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聚焦重要產業優化升級,開展鏈化升級行動,打造“4+4+N”產業鏈條,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加快推進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2021年因推動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成明顯得到國家發改委通報表揚。
我市提前完成“十三五”國家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累計壓減煉鐵產能2635萬噸、煉鋼產能3937.8萬噸,占全省的48%;推動了全國規模Z大的鋼鐵、焦化企業搬遷整合工作。
目前,唐鋼等11家城市鋼鐵、5家焦化企業實現整合重組退城搬遷,河鋼浦項汽車板等項目加速推進,我市“按照‘降總量、提品質、延鏈條、增效益’模式,實施鋼鐵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育鏈行動”的典型經驗獲得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通報表揚。
推動經濟社會QM綠色轉型
5年來,市發改委治污染、降能耗,持續以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著力推動經濟社會QM綠色轉型。
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制定出臺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著力構建推動雙碳工作的政策體系。
大力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推進氫能等清潔能源有效利用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成功入選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河北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和電動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55輛氫燃料電池重卡商業化運行;建成換電站23座,更換電力重卡4498輛,更換總量居全國D1位,提前完成試點城市車輛更換工作任務。
加快建設新能源裝備產業體系,全力引進國內知名氫燃料電池生產企業和新能源裝備企業,成功促成北汽福田曹妃甸工廠落地唐山,東方電氣、億華通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與我市簽訂了框架協議并確定項目選址,這批項目建成后,我市燃料電池產業將形成6000套/年的生產能力,可滿足京津冀區域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需求。
全力做好節能削煤工作,5年來,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25%,削減煤炭消費量996萬噸,削減量約占全省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