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開平街道網格化管理體系初步建立。近3年的時間里,網格化管理逐漸完善、人員不斷增多、服務內容不斷更新。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開平街道更是迅速行動、合理安排,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為進一步筑牢基層”防疫線”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57歲的馬云花是個體戶,2016年東城綠庭第二社區成立之初,她便立即加入到了社區志愿服務隊伍中,多年的志愿服務,豐富了馬云花的社區管理經驗,如今她已是一名社區網格化管理員,挑起了樓長的重擔。自疫情發生以來,馬云花成為了社區居民眼中的“多面手”,負責起了消殺、摸排、保供等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
馬云花只是許許多多社區網格員中的一個縮影。目前,開平街道結合轄區疫情防控實際,已組織2300余名黨員、志愿者加入其中,探索建立“點對點”“人頭對人頭”的網格化、精細化、智能化社區管理服務體系。轄區內東城、西城、東新苑等19個社區、424棟樓、1417個樓道口,已全部實現網格化管理,并根據社區所轄范圍、樓棟分布特點、人口數量及居住集散程度、居民生活習慣、黨員分布情況等具體情況,把街道各社區劃分為85個基礎網格和507個樓棟網格。在單元網格內相應配備由社區兩委成員、網格長、網格員、樓長、樓道長、轄區民警、社區志愿者等組成的網格管理員隊伍,負責卡口值守、巡邏巡查、核酸檢測、物資保供、防疫知識宣傳、消毒消殺、特殊人群照料等工作。“街道+社區+網格+樓棟+單元+居民”上下聯動共建共治的網格體系,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