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水源置換,推進全社會節水,加快清河補水,有序推進關井治井...今年以來,我市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努力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預計可減少地下水7447萬立方米,確保超額完成省任務。省水利廳地下水位監測新通報顯示,6月底唐山市淺層地下水位17.11米,同比上漲3.01米;深層地下水位埋深31.69米,同比上升7.87米。
加強水源置換,建設四大引水工程。利用我市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庫水置換城市生活生產地下水5236萬立方米。同時,推動豐潤區河北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古冶區郭毅特鋼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外遷,減少地下水0.969億立方米。為提高地表水利用效率,儲備充足的地下水作為備用水源,組織各縣(市、區)調查供水用水情況,并進行科學論證。沒有地表水廠或者地表水廠水質不達標的,通過新建基建項目解決。
加快節水型社會和節水型城市建設。我市先后建立了市級和17個縣級節水協調機制,組織指導灤州市和曹妃甸區市開展縣級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繼續推進市縣兩級15個水利行業節水型機關建設,力爭年底前建成全部水利行業節水型單位。同時,市水利局會同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教育局、工信局等部門,組織創建了5所節水型高校、15個市級節水型社區、57家省級節水型企業、3個省級節水型園區,通過增設微灌、淺埋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根據實際情況,滾動檢查更新老舊供水管網,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穩定控制在9.5%以內。
通過清河補水,加快江河連通、河湖連通工程建設,構建豐缺互補、可調控的現代水網體系。其中,按照“可調可調、可引可引、可補可補”的原則,實施生態補水,通過“一河一策”制定補水方案,科學利用上游水庫的水,減少棄水入海。同時,對11條河流進行疏浚整治,完善閘壩、引水等基礎設施,挖掘池塘擴大水面面積,利用河流進行水庫蓄水保水。
有序有效開展取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結合我市水源置換工程,在地表水置換工程區域內,依法關停地表水置換條件穩定的所有生活生產井;農業結構調整和灌溉水源置換地區的所有灌溉井,特別是深井,季節性關停或封存;對不具備置換條件、需要保留的取水井,要通過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用水計劃管理、加強在線計量監測等措施,進行嚴格控制。